篮排球运动员训练及比赛期间的膳食营养搭配

篮排球运动员训练及比赛期间的膳食营养搭配

篮、排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能量消耗较大,运动员膳食供给量应根据运动量的大小确定,以保证充足的能量储备。我国对于篮球和排球运动员建议的适宜能量摄入水平是4200~4700千卡/天。同时还应注意营养素的合理搭配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,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膳食中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三大能源物质的摄入比例一般为7:1:1。

1、碳水化合物

碳水化合物主要包含于米、面、土豆、点心等主食中。一天所摄入的食物中,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摄入的55~60%,耐力运动员则要求达到65%或更高。运动中主要依靠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即糖原供能,运动持续时间越长越激烈,体内糖原消耗越大。运动员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缺乏会导致体内糖原储备不足,进而不同程度的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发挥。因此运动员应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,尤其在运动前的3~4小时应注重碳水化合物的补充。

2、蛋白质

球类运动的训练或比赛大多是在神经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进行。蛋白质可参与供能,调节人体生理功能,增强机体抵抗力,还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。部分氨基酸如蛋氨酸、赖氨酸有助于条件反射的建立。建议球类运动员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2%~15%,或每千克体重1.2~2.0克。在保证蛋白质“量”的同时,也应注意蛋白质的“质”,应选择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,如鸡蛋、牛奶、鱼肉、瘦肉等。对于篮球等同场对抗的运动项目,往往会造成肌肉损伤,运动后及时补充蛋白质也有助于受伤肌肉组织的修复。

3、液体补充

在大强度的间歇性运动中,脱水是引起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一场篮、排球比赛可使运动员失水2升甚至更多。运动中丢失的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,将导致血容量下降,从而增加心脏负担,使心率过快。运动中失水达体重的2~3%即可使运动能力明显下降,而一次训练或一场比赛的出汗量往往在这个数量之上。补液有助于减轻运动员在运动中的自我疲劳感觉程度,有利于运动能力的发挥。运动员应注意运动前、中、后及时补液,宜选用低糖、等渗的运动饮料,避免选用含咖啡因和乙醇的饮料。运动中避免饮用含糖浓度高的饮料,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和胃排空后延。赛前一天和比赛当日应充分补液,补液量应大于仅仅满足口渴感觉的饮用量。运动中补液应遵循“积极主动,少量多次”的原则。为恢复水及电解质的平衡,可采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,补充至尿液颜色和尿量正常为止。

4、运动后补糖

篮、排球运动的训练或比赛一般较为密集,运动中糖原消耗较大,一旦体内糖原亏空就会出现运动性疲劳,运动能力明显降低,如赛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恢复,将会严重影响后续比赛中运动能力的发挥。为了加快体内糖原储备的恢复,运动后补糖时间越早越好。补糖的量应限制于每小时50g或每千克体重1g,以后每隔1~2小时重复补充,直至下一餐前,赛后饮食宜采用高糖膳食。机体恢复期24小时内,补糖总量应达到10g/kg体重。

5、限制酒精

比赛期间及结束后,运动员饮酒会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及赛后体能的恢复。酒精有一定的利尿作用,会降低机体水分的恢复速度。因此在比赛期间及结束后,运动员应尽量避免摄入酒精类饮料,如不可避免,应在饮用前先摄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和饮料。对于有任何软组织损伤的运动员,损伤后24小时内应禁酒,以免损伤处发生肿胀或出血而延迟恢复。

-->